商业酒店设计作为除旧布新的一种文化思潮,把一代人从精英主义的睡梦中惊醒。推崇功能主义、理性主义,顺历史潮流应运而生,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商业酒店设计以艺术、技术、科学相结合,给设计以坚实的结构和良好的功能。商业设计力戒虚饰,以少装饰、反装饰著称。且把功能主义和理性主义推向极端,严重忽视了人的情感需要。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高度发达的文明在竭力满足人们渴求物质享乐的同时也在营造令人匮乏的精神世界。于是,追求个性、满足自我,便成为抚慰与平抑人们难以企及的心灵渴望。后商业设计正是以高情感、高技术、倡导个性化、人性化开始了对理性主义的反叛和逆动,成为与商业设计并行的一种设计风格而为大众所接受。
一 商业设计及后商业设计的特征
后商业设计首先出现在建筑领域,是发端于商业设计内部的逆动,特别是对商业设计理性的反叛。在20世纪50年代商业设计日渐衰落的情况下,后商业设计的文化思潮开始逐渐盛行。受60年代大众文化的影响,后商业设计表现出对商业设计风格中纯理性主义倾向的批判,后商业设计风格强调设计应具有历史的延续性,但又不拘泥于传统的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创新造型手法,讲究人情味,追求个性化。在设计中常把夸张变形的,或是古典的元素与现代的符号以新的手法融合到一起,即采用非传统的混合、叠加、错位、裂变及象征、隐喻等手段,以期创造一种融感性与理性,集传统与现代,揉大众与行家于一体的即“亦此亦彼,非此非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双重译码的设计风格,重现历史文脉,文化内涵及对生活的隐喻。
二 后商业设计的出现
后商业设计对商业设计关于功能与形式的关系提出了质疑,而以形式多元化,模糊化,不规则化,非此非彼、亦此亦彼、此中有彼、彼中有此的设计文脉,来代替商业酒店设计中的理性主义、现实主义及功能的合理性与逻辑性。强调时空的统一性与延续性、历史的互渗性、及人性的主导作用。后商业设计追求设计以人为本的人本主义原则,一切以人的存在为中心。设计作为一种创造性活动,设计的不仅只是物品,而且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商业酒店设计过于遵循功能决定形式的设计原则,严重忽视了人的情感和审美需要。同时也改变了设计的初衷:“设计是为人创造更合理的生活方式”,致使商业酒店设计走向衰落。在对于设计的核心问题上商业设计强调“合理性”而后商业设计则强调 “合情性”。后商业设计把自己的理论建立在融功能与形式于一体的审美体系上,认为美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二者统一的自由形式,商业设计强调前者,走向极端冷酷的客观派,使人的主观体验和感受遭到严重忽视。后商业设计针对这一点强调人的目的性的重要性,认为设计是人的意志的自由表现。
商业酒店设计在30 年代末迁移美国之后,与美国所谓的“富足”社会相结合,进而演化成一种国际主义风格。而这种国际主义风格严格遵循功能主义、减少主义(less is more)的原则,为了达到形式上的减少甚至漠视功能。原本在欧洲忧国忧民的商业酒店设计思想被美国的富足抽掉了,只剩下一个躯壳,日益走向形式主义道路。也就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勃勃生机。其貌似高尚的理想主义、乌托邦色彩被怀疑。他的垄断的近乎独裁的单调风格受到挑战。其次在历经两次大战之后,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生活贫困与物质匮乏。人们在没有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是无法追求精神享受的。造型简洁,没有多余装饰的现代设计产品不仅适宜于大批量生产,而且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使多数人能够承担。而战后随着各国经济的恢复,人们的物质生活不断得到满足。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在人们对物质需求渴望得到满足的同时,也营造着精神上的极度匮乏与空虚,这就需要“个性化”、“人性化”的产品来抚慰和平抑人们难以企及的心灵渴望。
(注明: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于人和时代机构 http://www.cookinglovetips.com 作者:先锋)